close

333523_3258200112519_381984046_o  

這個禮拜實在有點冷,中午的不怎樣讓我決定下午出去晃晃。

三點半的信義計畫區。

在經過某商場大樓時,在透明的落地窗裡面有一群約莫10人左右的組織(?)在開會,我駐足了一會兒,有人發言,換人發言,大家似乎熱絡的在交換著意見,在這樣的空間氛圍下不知道為什麼有點吸引了我,我好想知道他們在討論什麼,一個團隊在計畫著什麼樣的事,手中的企劃書是否在碰撞之後修改很多。也許,我也需要這樣。

但是我發現要能坐下來好好的討論事情的前提是大家要有一定的成熟度,以及格局。成熟度與格局是必要的原因是因為如果成熟度不夠的話,一旦彼此的內容相左,很容易就會起爭執,而格局也是,若參與討論的對象當中有格局落差太大者,也很容易因為這原因而產生誤解,當然這當中也可能包含溝通的不良或是解釋、認知差異的關係。anyway,我認為一個團隊要能順利的運作、討論,前提的條件是大家要能彼此的丟出不同的意見,當然一開始不可能所有的意見都具建設性,精準度也不可能一次到位,不過每一次的討論都是很好的練習,可以幫助團隊成長,可是大家必須要懂得自我約束進修,如此才能愈來愈好,否則討論也只是空轉。

既然說到誤會,那就順便聊一下好了。

我認為很多誤會都是建立在印象上,不敢說刻板,可是確實建立在印象上,以至於很多事情可能沒看到全貌就已經先入為主的認為了。對我來說,就必須排除這樣的想法,絕對不能先入為主,因為一旦你私心的認為,那其實是很不公平的,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紛爭,可是偏偏生活中這事就很容易發生。當然我不能去指責對方說為什麼要這樣,因為那是他個人處理事情的標準(?),可是這時我就能了解到這樣的偏見所造成的影響有多大。我認為格局的訓練真的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應用,比方說對一件事的思考,能拉高就盡量拉高,因為不同面向的思考來自於不同的角度與高度,期間所得到的東西也不一樣。相對的,如果遇到人、事、物一開始就馬上先入為主的決定,久了,自己就會習慣這樣的思考模式,進而把自己做小了。

離開落地窗的討論,我開始思索如何才能有效的讓自己內部的組織一樣可以順利的思辨外,更可以有效率的執行,這件事很有挑戰性,當然這也是我興奮的原因。因為組織小,所以大家必須在分工合作之外,更能全方位的思考,並且攜手合作的處理所有的事情,這時團隊的共識就顯得格外重要了,而共識的養成就考驗著領導人的能力了。

而關於格局,我也還在努力的進步中。

雖然有時候難免覺得累,但來根菸,一瓶酒,聊得來的朋友,這樣簡單的跳脫其實很容易讓自己得到一些靈感的碰撞,於是又可以繼續的前進。

約莫下午五點,我回到店裡,開始在等待的過程中去維持各面向的需求,同時又必須積極的去創造一些改變,除了短期的改變外,長期的效果也很重要,必須遠慮。當然啦!一定有人會說眼前都做不好了,還遠慮,於是平衡變成一種現實生活裡最美的藝術。

俯瞰這片燈海,你想在這城市得到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kyotrave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